WEFV2626EFCEYYYB15VEF

 

內容簡介

  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高雄文史采風叢書

  本書主要是為呈現高雄客家族群對「送字紙灰」、「祭河江」、「敬義塚」等信仰風俗的特色。「過化存神」反映了客家人敬惜字紙的價值觀,紙張書寫文字而有神聖性,不可隨意丟棄,必須焚化以繳交龍宮水府,這是對文字的尊重;「幽冥得度」則因祭河江、敬義塚的內涵,係藉由祭祀、普施無主孤魂,具體的表現悲天憫人的情懷。
 
  本書乃討論美濃廣善堂「送字紙灰」,以及新威勸善堂「祭河江敬義塚」,分別藉由這兩項民俗,探究、爬梳各自的歷史脈絡。進而,以大膽且實驗性的討論方式,從事法規以及政策的分析,期望有效讓高雄市民甚至全國民眾均能理解這兩項民俗對其社群的重要性,乃改寫生硬的報告書,讓本書內容可讀性提高,期望達到推廣的目的。欲使民眾能了解《文化資產保存法》,以及民俗保存維護的概念:讓閱讀者能透過這兩個民俗項目案例,進而與其他文化資產對話。

  本書內容分為四項主題:
  (一)美濃廣善堂送字紙灰祭典。討論這項民俗的歷史源流,並且探討廣善堂與送字紙灰的關係,以及說明它的儀式與內涵。

  (二)新威勸善堂祭河江、敬義塚祭典。討論這項民俗辦理的團體,即勸善堂與聖君廟的歷史脈絡,藉此討論祭典的歷史變遷,並說明它們的儀式內涵。

  (三),民俗文化資產的保存與實踐。一方面希望透過這兩項民俗在提報到審議過程的介紹,讓民眾知道文化資產行政的程序,另外,也藉由《文化資產保存法》對於「保存」的陳述,使民眾能有更多的概念,更可以對這兩項民俗在保存維護上的困境與實踐,能有充分的理解。

  (四)民俗文化資產核心價值的維護與省思。兩項民俗均有學校的參與,以及公部門的資源挹注,但透過討論,可以確認保存團體必須立足其民俗的核心價值,才能民俗文化注入正面的活力。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邱延洲


  高雄鳳山人,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博士候選人,現為草地人民俗文化工作室執行長。研究專業為鸞堂信仰、民間宗教,民俗文化資產等,專書撰有《臺灣鳳邑儒教聯堂的飛鸞勸化與社會網絡》、《覆鼎金物語:高雄市墓葬史初探》;亦有十數篇有關鸞堂信仰、民俗文化資產、小法科儀之單篇文章發表。近年,專注於民俗文化資產保存與維護的探討。

劉佳雰

  高雄杉林人,1994年生,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研究生,現為草地人民俗文化工作室執行秘書。撰有〈民間祭孔活動之初探─以杉林區新庄至聖廟祭孔活動為例〉、〈高雄六龜新威地區祭河江祭義塚系列祭典演變之初探〉等論文;曾參與多項縣市及國家重要民俗文化資產調查研究、保存與維護之計畫。

編者簡介

林茂賢


  1960年生於宜蘭縣羅東鎮。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碩士,法國巴黎第七大學民族學博士班研究。

  曾任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蘭陽戲劇團副團長、表演藝術聯盟常務理事。現任文化部中央審議委員,及各縣市文化局傳統民俗類之審議委員、宜蘭縣政府縣政顧問。目前專任臺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專任副教授、靜宜大學台灣文學系(所)兼任副教授、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目錄

總序 開啟高雄文史工作的另一新頁
推薦序 虔誠與傳承
主編序

壹、導言

貳、美濃廣善堂送字紙灰祭典

一、瀰濃庄聖蹟會與送字紙
二、美濃廣善堂與送字紙灰
三、廣善堂「行聖蹟」的儀式及其內涵

參、新威勸善堂字紙暨敬義塚祭典
一、六龜新威勸善堂與聖君廟
二、新威勸善堂祭河江、敬義塚的歷史變遷
三、勸善堂祭河江、敬義塚祭典及其儀式

肆、民俗文化資產的保存與實踐
一、送字紙灰、祭河江、敬義塚的文化資產形塑歷程
二、民俗類文化資產保存面向與核心
三、在地社群的困境與實踐

伍、民俗文化資產核心價值的維護與省思
一、美濃廣善堂送字紙灰與學校的合作
二、勸善堂聖君廟與學校的合作
三、外部資源挹注對無形文化資產價值的影響與省思

陸、結論
徵引書目

 
 

主編序

  本書緣起是源自2017年由臺灣民俗文化工作室接受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委託,執行〈高雄市民俗美濃廣善堂送字紙灰祭、新威勸善堂祭河江敬義塜祭典保存維護計畫案〉。這項計畫是由高雄市民俗文化資產業務主管機關研擬,鑒於美濃廣善堂「送字紙灰祭典」及新威勸善堂聖君廟的「祭河江、敬義塚祭典」於2016年登錄為市定民俗後,依文資法規定需執行調查研究計劃,準此報告書特將其源流、儀式等列為調查研究內容,建立這兩項民俗的基礎資料。

  然而,民俗(folklore)是一個民族經過長時間積累而成的風尚習俗,若以生硬的學術論述作呈現這項成果,將造成從事推廣上的窒礙。因此,為求有效讓高雄市民,甚至全國民眾,均能理解這兩項民俗對其社群的重要性,乃改寫生硬的報告書,讓本書內容可讀性提高,期望達到推廣的目的。

  本書名為《過化存神‧幽冥得度-「送字紙灰」、「祭河江與敬義塚」》,主要是為呈現高雄客家族群對送字紙灰‧祭河江‧敬義塚等信仰風俗的特色。「過化存神」反映了客家人敬惜字紙的價值觀,紙張書寫文字而有神聖性,不可隨意丟棄,必須焚化以繳交龍宮水府,這是對文字的尊重;「幽冥得度」則因祭河江、敬義塚的內涵,係藉由祭祀、普施無主孤魂,具體的表現悲天憫人的情懷。

  為使閱讀者能清晰了解這兩項民俗的歷史脈絡,在地社群在文化資產保存維護的情況,本書內容分為四項主題:第一,美濃廣善堂送字紙灰祭典,討論這項民俗的歷史源流,並且探討廣善堂與送字紙灰的關係,另外也說明廣善堂送字灰的儀式與內涵:第二,新威勸善堂祭河江敬義塚祭典,討論這項民俗辦理的團體,即勸善堂與聖君廟的歷史脈絡,藉此討論祭典的歷史變遷,並說明祭河江、敬義塚的儀式內涵;第三,民俗文化資產的保存與實踐,一方面希望透過這兩項民俗在提報到審議過程的介紹,讓民眾知道文化資產行政的程序,另外,也藉由《文化資產保存法》對於「保存」的陳述,使民眾能有更多的概念,更可以對這兩項民俗在保存維護上的困境與實踐,能有充分的理解;第四,民俗文化資產核心價值的維護與省思,兩項民俗均有學校的參與,以及公部門的資源挹注,但透過討論,可以確認保存團體必須立足其民俗的核心價值,才能民俗文化注入正面的活力。

  實際上,這本書的撰寫面向,是大膽且實驗性的討論方式,因內容使用了法規以及政策來探討,目的無非還是想藉由推廣,讓民眾更了解《文化資產保存法》,以及民俗保存維護的概念;另外,也想藉由此討論方式,促使閱讀者能透過這兩個民俗項目案例,進而與其他文化資產對話。

  本書從「保存維護計畫」執行期間,由敝工作室的兩位助理-邱延洲先生、劉佳雰小姐實際執行。邱延洲目前為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博士候選人,他的專長係鸞堂研究、民間宗教、民俗類文化資產,從計畫到本書出版皆由他做主筆撰寫;劉佳雰小姐目前為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客家文化研究所碩士生,在計畫與本書中乃負責協助田野訪談、儀式流程的整理與說明,並協助撰寫初稿。職是之故,本書主要的內容大多由他們二人所撰寫。

  此外,本書能夠順利出版必須感謝保存團隊及市府同仁的支持。首先,感謝美濃廣善堂的理監事會,以及新威勸善堂聖君廟管理委員會,由於各為執事前輩的協助,讓我們有更多的資料可以呈現在這本書;其次,要向美濃龍肚國小張二文校長,以及福安國小謝宜文主任致謝,兩位做為深耕在地的文史學者專家,提供豐厚的文史知識,讓我們能更了解在地社群運作情況;再者,也感謝美濃福安國小莊宗霖校長、六龜新威國小林淑芳校長,讓我們知道學校方要如何去協助民俗的推廣;最後要感謝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的邱彥貴教授、美和科技大學吳煬和教授,提供寶貴意見,增添諸多須關注的面向,豐富這本書。

  最後,還是向各位讀者說聲謝謝,當您在翻閱這本書時,想必您也是關心這兩項民俗,就讓我們一起持續關心高雄市的民俗文化資產,為民俗的推廣與傳承奉獻心力!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灣語文學系
林茂賢
2019年10月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5416218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160頁 / 17 x 23.5 x 1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 本書分類:> >

內容連載

壹、導言
 
民俗(folklore)是一個民族經過長時間積累而成的風尚和習俗,普遍而言,包含了民間風俗、習慣、信仰、各式口傳文學、歲時祭儀、藝術、手工藝等。所謂「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
 
基於不同地理環境、人文風俗、教育、經濟、政治種種因素作用之下,使得各個區域、國家乃至群體之民俗而有差異。簡言之,民俗能夠充分反映出常民面對各種不同生活型態時的因應之道,再以更宏觀視角而言,民俗展現的是該民族在歷史洪流之中所認同的價值觀、宇宙觀及歷史觀。因此,透過民俗,我們不但能夠一探常民日常,更甚者,甚至能夠發掘該文化中細緻且饒富智慧的一套準則。
 
然而,民俗也並非一成不變,隨著時空演替,會與時俱進而有變化,可能被保留,甚或也可能就此消失。因此,為了讓民俗不至於消失,且能有效的延續,我國乃以《文化資產保存法》進行行政措施管理,進而輔導有關單位、社群能持續保存、辦理登錄之民俗。
 
本書所討論的美濃廣善堂送字紙灰祭與新威勸善堂祭河江祭儀中送字紙灰儀式,因延續過往崇文惜字的價值觀,這源自於古時儒家社會思想下,文字意味著社會地位取得與否,掌握文字即是掌握權力,且早期文字傳授、紙張獲取皆得來不易,上至世族,下至寒門無不敬惜字紙。不過,隨時間變遷,民間對傳統社會「惟有讀書高」觀念動搖,社會結構亦有了改變,有志者有更多管道取得仕途功名,加上印刷普及後,字紙取得更是容易,以上總總原因,在在迫使傳統社會敬字風俗走向式微,也面臨著即將消逝的危機。
 
美濃廣善堂、新威勸善堂分別成立於1915 年及1918 年,兩者均是當地鸞堂信仰中心,兩項活動均以此為出發,以廣善堂而言,美濃地區民眾於1920 年成立「聖蹟會」,是六堆首個敬字組織,日後聖蹟會雖因成員凋零等因素未再主持送字紙灰祭儀,但其將權責移交予廣善堂,廣善堂於每年農曆正月初九,依舊遵循古禮司樂、請神、行禮、誦經、放生,並未因此中斷;近年更是與學區內國小合作,邀請學童共同參與,不但是凸顯鸞堂融合儒、釋、道三教之特性,更是體現傳統儒家人文精神所在。
 

 

 

 

文/黃海峰 ​疫情之前,聽到雲概念時,許多人雖然覺得熟悉,但認為離自己很遠。而當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時,雲技術迅速成為醫務工作者抗擊疫情的先進武器。 如今隨著3月10日武漢最後一家方艙醫院正式休倉,我國抗擊疫情已取得階段性勝利,多個省患者數量「清零」,戰「疫」工作勝利在望。 回顧過去約2個月的抗疫工作,我們發現,自疫情發生以來,中國電信全面貫徹國家領導人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運用5G、雲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高效開發雲網融合信息化產品服務疫情防控,以及組織對全國醫療機構抗疫重保、助力社會復工復產。 ... 比如:中國電信天翼雲3天時間向火神山醫院交付了雲資源,部署了50餘個業務管理系統;僅花1天時間完成雷神山醫院系統建設;攜手央視頻直播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施工過程,吸引上億「雲監工」;發揮自身資源池布局優勢,迅速為兩家醫院劃分足夠的專用伺服器;聯手上海聯影推出的新冠肺炎智能輔助分析系統,將原本人工需要5-15分鐘的CT閱片壓縮到1分鐘…… 相比一些雲服務巨頭,天翼雲在本次抗擊疫情中表現十分出色,快速、可靠地滿足醫院和醫療中各項需求,凸顯央企的擔當。基於天翼雲等貢獻,中國電信獲湖北省委、武漢市委通報表彰。 但云行業的廣大從業者,則對天翼雲抗疫實踐進行深入回顧和思考——意圖從中得到未來5G+雲時代醫療行業的發展趨勢和機會點。那麼,我們可以從天翼雲抗疫中總結出什麼經驗,可以洞察到5G+雲+AI的怎樣的未來? 與時間賽跑:解決火神山/雷神山IT系統建設挑戰 疫情之初,感染人數突髮式增長,政府急、醫院急、病人急,戰疫需與時間賽跑。對此,國家決定在武漢迅速建設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醫院實體建設自然難不住作為「基建狂魔」的我們,但是網絡鋪設、醫療系統如何在短時間內投入使用,成為醫院高效運轉的難題。 因為對於醫院而言,由於缺乏相關技術人員,醫療系統上雲是複雜的系統工程。但在本次疫情期間,天翼雲卻讓醫院上雲變得簡單,因為天翼雲將複雜留給自己,讓醫院省心。 以備受關注的雷神山醫院的上云為例,其只用了驚人的1天時間就上雲。據悉,天翼雲創造這個速度的秘訣是,在火神山醫療系統上雲時,天翼雲就利用整套解決方案,讓系統開發、運維、升級便捷化。在之後的雷神山系統上雲過程中,天翼雲基於自身優勢,鏡像複製火神山醫療系統,從第一天的12點開始到第二天上午,僅用1天就完成了雷神山醫療系統上雲操作。 具體來看,天翼雲抗疫建設「加速跑」的措施還有多個。首先,在醫院開始建設之初,供電、供水、污水處理全部在施工,光纜鋪設不可能按照傳統的施工方式進行。為此,中國電信另闢蹊徑,採用走水路的方式,從武漢知音湖中鋪設光纜到到火神山,解決了網絡鋪設問題。 ... 其次,在網絡建成前,專家發現火神山醫院專用軟體與雲平臺的兼容性成為新難題——這直接決定了醫院系統能否使用。天翼雲通過此前與東華醫為業務上雲POC兼容性測試積累,提供了已經完成兼容測試的服務,將問題消滅在萌芽中,保障了本次醫院核心系統上雲工作。 最後,在軟體與雲平臺兼容性的問題解決後,工作人員發現火神山和雷神山這兩家醫院地處武漢郊區,附近雲資源不足以支持所有系統上雲。對此,天翼雲依託早在2017年就已建成的2+31+X一省一池雲資源布局,從武漢節點緊急劃撥一批專用伺服器,滿足醫療專區使用,解決了燃眉之急。 助醫療行業戰「疫」:天翼雲發揮5G+雲+AI優勢 除了積極應對雲建設挑戰,天翼雲在抗擊疫情中,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發揮5G+雲+AI的優勢,展現出一個個讓人驚訝的創造力。 第一,雲技術讓醫院運作更省心 據悉,天翼雲平臺上部署的疫情直報系統、醫院HIS、PACS、集成平臺、心電、手麻、遠程會診、分級診療、掛號叫號以及財務系統、辦公OA等各類50餘個業務管理系統,直接為醫護人員提供便捷可靠的醫療信息化服務,有效降低醫患人員當面溝通的幾率,降低傳染風險。 如今,火神山醫院裡的就診、檢驗、治療以及管理等醫療信息系統運行良好,醫護人員工作安全順暢,患者康復進度提升,無不體現了雲技術帶來的科技力量。 此外,上雲後的醫療系統,迅速打破了醫院之間的「信息孤島」,有效推動了疫情防控、疫苗研製等工作。截至目前,天翼雲已經承載全國31省,超過7000家醫衛行業客戶,抗疫期間為醫療機構累計提供1萬餘核雲資源。 第二,5G網絡讓遠程醫療更安心 在疫情期間,醫務工作者和或者接觸時間越長,預示著感染的風險越高。特別是各地發熱門診,更是成為疫情高發區域。如何減少醫務工作者接觸感染風險呢? 天翼雲高效利用5G技術,支撐遠程醫療系統實現,讓醫生專家可實時為千里之外的醫院提供指導和支持。我們還發現,天翼雲以SaaS模式為全國疫情定點醫院提供遠程診斷、移動閱片、遠程醫學教育等遠程醫療服務,方便醫生在線會診辦公。 ... 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在3月6日表示,5G在這次疫情防控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一個多月的時間裡,中國電信在武漢建設了500多個5G基站全力支撐疫情防控。 據了解,北京第一中西醫結合醫院就利用天翼雲系統,針對發熱門診病例的多方5G遠程會診,讓一線醫護人員與病患接觸減少。武漢火神山醫院則通過天翼雲遠程會診系統,實現與解放軍總醫院20名醫療專家同時會診。 截至目前,中國電信研發的遠程醫療雲和影像雲平臺,已接入全國3662家醫療機構,影像存儲887T、檢查量1045萬人次、在線診斷量58萬人次。 2月24日,在中國和世界衛生組織聯合考察組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聯合考察組外方組長布魯斯·艾爾沃德點讚中國電信的5G遠程診療平臺,表示「在四川我們見到這一點非常驚艷」。 第三,AI輔助讓診斷更舒心 隨著疫情數據積累,CT影像診斷被列入《衛健委新冠肺炎診療指南(第五版)》中,能夠更早幫助醫護人員發現早期輕微病變。 ... 但是,一位新冠肺炎病人的 CT 影像大概在 300 張左右,醫務工作者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在這300張影像尋找可疑的」白點「。一個病例的 CT 影像人工診斷大約需要5-15分鐘。CT影像診斷在診斷準確度上雖然具有明顯優勢,但是這也帶來了醫務工作者更繁重的工作負擔。 天翼雲和上海聯影共同打造的針對新冠病毒的uAI新冠肺炎智能輔助分析系統,將CT閱片時間壓縮到1分鐘。 突出表現如何實現?靠四大硬核實力 天翼雲在抗擊疫情期間表現可謂非常突出,但這些表現離不開優勢的積累。中國電信雲公司自2012年成立以來,就致力於為政府、醫療、教育、金融等行業打造定製化專屬雲解決方案。在發展的歷程中,天翼雲積累了多方面優勢。 ... 第一,在雲計算數據中心領域,數據中心支撐著雲平臺的穩定運行,可以說是雲平臺的基石。在數據中心資源方面,中國電信提出「2+31+X」的戰略布局,除了內蒙、貴州兩個超大規模雲基地之外,還將資源池部署到31個省,再配合下沉到地市的私有雲、CDN等X節點,使得天翼雲服務能夠更加貼近客戶、降低網絡延遲。 第二,在通信網絡領域,中國電信作為三大運營商之一,在網絡資源方面擁有獨到優勢。據悉,中國電信在全國建設的CDN節點超過320個,擁有3700G帶寬能力,海外節點更是遍布全球3213個地區,帶寬能力高達3600G,為天翼雲提供良好的上行通道。 第三,而中國電信的5G網絡今年正大踏步發展,預計將在年底與中國聯通建成30萬個5G室外宏基站。柯瑞文表示中國電信將進一步豐富5G應用。這也成為天翼雲在面對不論是國外的亞馬遜雲,還是國內的阿里雲差異化優勢。 第四,可以提供高性能的雲服務。醫療系統不僅需要大帶寬,還需要低時延等特性,需要網絡能提供確定性的服務。中國電信推進光寬/5G網絡與天翼雲的融合,尤其5G SA雲網,打造雲網一體的綜合網絡。如此一來,天翼雲可以實現讓政企客戶就近部署;端到端的網絡訪問SLA的入網便捷服務;為政企客戶提供全程保障的專享定製服務。 第五,提供高等級的安全保障。醫院系統的病人數據十分重要,不能有任何差錯。中國電信提出的提出了面向客戶的「5S」安全保障服務,分別是System(系統)、Sustainability(持久)、Standard(標準)、Secrecy (保密)和Service(服務)。目前,天翼雲已經通過了中央網信辦網絡安全審查,並獲得了國內外重要機構評審認證,包括可信雲服務、ISO27001認證、CSA-STAR認證等。 總結:疫情下醫療雲行業發展四大思考 疫情下,中國電信天翼雲踐行著央企擔當,展現了在醫療領域的強大優勢。從這些案例中,我們也洞察到雲行業發展的趨勢。 第一,不論是5G,還是雲、AI都不再是獨立的發展個體,未來雲行業的發展,必將是5G、AI、雲「兵團化」作戰模式。5G作為管道,雲作為業務承載平臺,AI作為提升效率的能力,三者協同才能使能行業更快發展,可謂老子所說的「三生萬物」。 第二,遠程醫療雲將快速發展。從疫情期間的表現看,遠程醫療雲平臺幫助醫療專家對病人進行遠程會診,不但提升了效率,還降低人員流動導致的病毒傳染風險,藉助信息技術下沉專家資源,也緩解定點醫院醫療資源不足問題,提高基層和社區醫療衛生機構應對處置疫情能力。 第三,醫療行業的上雲機會,給有準備的「雲」。天翼雲十年磨一劍,在疫情期間,除了武漢的醫療機構選擇天翼雲外,我們看到浙江某三甲醫院影像雲平臺、江蘇健康他APP、湖北武漢衛健委官網、福建省某市衛生健康局、陝西省衛健委健康監測平臺等政企客戶不約而同的選擇天翼雲作為上雲平臺。 第四,全力做好雲服務的企業,更能吸引客戶。中國電信內部一直堅持拿出當年「光改」的精神做「雲改」,「雲改」是未來「吃飯」的根本。在這種堅定的信念下,天翼雲不斷前行。在IDC發布的2017年國內IaaS份額市場報告中,天翼雲市場份額穩居中國公有雲第三。在《網際網路周刊》發布的2019年政務雲解決方案提供商排行榜中,中國電信天翼雲位列第一。 可以看出,天翼雲經受住疫情的考驗,上交一份讓人滿意的答卷,獲得醫療系統及多個政企客戶的信任。在未來「新基建」大潮中,「國家隊」天翼雲將成為越來越多客戶的選擇。

 

 

WEFV2626EFCEYYYB15VEF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RMGOReM.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845172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台灣大道附近毛躁髮質改善推薦染髮店大肚微卷髮型修改推薦髮廊專業剪髮推薦髮廊北屯髮根蓬鬆燙北屯及肩直髮專業剪髮推薦髮廊
石岡逗號瀏海推薦髮廊 太平洋SOGO附近能修飾臉型的瀏海髮型上班族染髮推薦髮廊 PTT推薦的台中護髮染髮燙髮推薦沙鹿男生髮型推薦的髮廊推薦染髮髮廊 外埔短髮造型推薦 特殊漂色,台中客製染髮精選推薦台中中區柔霧帶柔焦光推薦染髮店 外埔逗號瀏海推薦髮型設計工作室 台中在地推薦染髮技術很好的髮廊台灣大道附近泰迪熊卷髮推薦髮廊專業剪髮推薦髮廊 霧峰自然捲毛燥有漂過修改髮型推薦髮廊推薦染髮店 客製質感溫塑燙髮台中燙髮推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產品優質沒話說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